博宝艺术家 > 艺术家 > 郭布罗个人官网
销售作品
欣赏作品
浏览
13872
分享
760
粉丝
1827
+关注
更多
—  微信扫码 参与互动  —

郭布罗

郭布罗润麒的名字,人们听起来也许很陌生,但是只要提起末代皇帝溥仪、末代皇后婉容以及溥杰,人们会很熟悉,郭布罗润麒和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一生极富传奇。他的博学,他的博爱,他的精湛医术,他对这片热土的眷恋,使他的传奇一生更具神秘色彩。郭布罗润麒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末代国舅,又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位附马,他还多年为末代皇帝溥仪伴驾,并封为二品顶戴。说他一生极具传奇色彩,是因为他留过洋,当过战犯和囚徒,后被特赦他还当过农民、工人、译员、研究人员和医生他还曾担任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曾经感慨而又形象地说:在旧社会,我跪了大半生新中国,使我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说到润麒与末代皇朝的关系,还要从他的家族谈起。润麒的家族郭布罗氏达翰尔族,原籍黑龙江省讷河县龙河乡满乃屯,属满洲正白旗,祖上历代都是清朝王室的忠臣。达翰尔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属游牧民族,清朝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贞族时,便把人数较少的其他民族部落如鄂伦春、鄂温克、达翰尔等都包括了进去,建立起了满洲八旗。郭布罗氏的祖先们,跟随着努耳哈赤和皇太极东征西讨直至冲破山海关,入主中原,建立清王朝。郭布罗氏的起家,靠的是先祖阿拉吉善。他跟随努耳哈赤战功卓著,官职升到了副都统。他的儿子也就是郭布罗润麒的曾祖父郭布罗长顺,更是戎马一生,战功累累,载入史册。郭布罗润麒的祖父,也就是郭布罗长顺的儿子叫锡林布,他与父亲轰轰烈烈的一生正好相反,他性情平和,酷爱诗书,一生远离官场,只是由于父辈的功勋,世袭了一品荫生大门侍卫的封号。锡林布的夫人乃是一位皇族的格格,她是郭布罗润麒的祖母。郭布罗氏家族和皇族建立的世代姻亲关系,就是从锡林布开始的。郭布罗润麒的父亲郭布罗荣源,一生也没做过官。他的夫人爱新觉罗氏倒是个极精明强干的女人,是军机大臣贝勒毓朗的女儿,闺名恒馨,在家排行第二,人称二格格。1912年7月8日,北京地安门外帽儿胡同的荣府,上下一派喜气洋洋,爱新觉罗氏生下了这家的第三个孩子,他就是郭布罗润麒。他还有同父异母的一兄一姐,8岁的哥哥和6岁的姐姐。姐姐婉容,字慕鸿,自1922年12月1日,婉容在15岁那年与17岁的末代皇帝溥仪举行大婚庆典,这位末代皇后婚后一直居住在紫禁城内的储秀宫。郭布罗润麒自然成了国舅,并经常被召进宫陪伴皇上。父郭布罗荣源,在婉容进宫前,没做过官母恒馨,为皇族毓朗贝勒的次女。按照清皇室近支的行辈排法,从溥仪的生父载沣的载字始,应为载、溥、毓、恒、启等,在当时,女孩子的名字按照男子的辈份相排,也是毓朗贝勒的开明之举。两年之后,冯玉祥将溥仪和婉容以及小朝廷一起逐出宫。1925年春,婉容跟随溥仪等逃往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她没有追随溥仪逃至长春,自然也就没作过伪满皇后。1945年日本投降后,溥仪被苏军俘获。婉容在战乱中病死,终年40岁。说到郭布罗润麒的国舅和驸马的桂冠,那就是他与皇上、他的姐夫溥仪的特殊关系。因溥仪在三岁那年就登基成了清朝末代皇帝,到他与婉容结婚时也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孩子。他虽然面南称帝,但少年顽皮的天性并未泯灭。润麒虽说比他小几岁,但成了他的亲密玩伴。溥仪经常传润麒进宫陪伴玩耍嬉戏。诸如两人互相玩骑马,说笑打闹时有如大杂院里的两个顽童。他们还有不少玩出了格的事。溥仪喜欢西方的新鲜玩艺儿,润麒就把自行车带进了皇宫。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形象地描写他为骑自行车方便,传旨皇宫内有碍的门槛全部锯掉,这就是润麒出的高招。这对别人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从这里不难看出,在中国的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皇上与国舅兼附马的关系了。这也就基本上注定了润麒的漫漫人生之路。正如作家王梓夫所说:这是一位从历史的荒原深处走过来的耄耋老人,他曾经有过高贵的出身和显赫的地位,他曾经有过大起大落传奇般的经历,他身披着沧桑巨变的岁月风尘,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怀着东方文明传袭给他们的一身风骨绝技,走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位老人面前,你还知道了什么叫时尚。这与他骨子里的贵族血脉有着天然的联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总是他与末代皇帝溥仪一起在紫禁城骑自行车的画面。20余年前,最早有一批追赶时尚的摩托族。据说北京第一批领摩托牌照的冒险家都用生命为时尚付出了代价。幸存者还有两个人,一个人是他,一个是摩托飞人皮某。就在我写这段文字核实此事的时候,给郭老打电话,他告诉我新添置一台电脑,并且把他的告诉了我。在这位老人面前,你还懂得了什么叫真实的生活。他自称是老顽童,在一个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蜗居里,开了一个小诊所,用他毕生积累创造的郭氏疗法为人治病救命。湖南一家企业,派一个湘妹子照顾他的生活。几年过去了,这个叫李春红的姑娘不仅成了郭氏疗法的传人,还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与郭老出国访问期间成了独当一面的助手。我们对郭老的感慨和折服之情,不是这篇小文能容得下的。我与这位传奇老人是忘年之交,十年前他八十大寿的时候,我曾经为老人写过一首诗,附记与此:一曲长啼大厦倾,天生雷霆地生风。戎马无意操干戈,囹圄有志习艺经。荣辱沉浮皆为戏,苦辣酸甜总关情。繁枝蜕尽高节亮,依旧渔歌唱晚晴。

返回顶部